2021-05-31
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為“臟腑痿瘁”,臟腑機能減退,如遇飲食不當、起居不適、風寒外感、情緒刺激等因素,均有可能引起臟腑功能的驟然變化,從而各種疾病接踵而至。因此,防患于未然,未病先防,預防和減少老年疾病的發生,才是老年人養生長壽的最理想辦法。
適應自然,順天避邪 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,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,人體必須順應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變化,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,所謂“天人合一”。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,就會發生疾病,甚至危及生命。正如《素問•四氣調神大論》所說:“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,„„逆其根則伐其本,壞其真矣。故陰陽四時者,萬物之始終也,死生之本也。逆之則災害生,從之則苛疾不起”。自然環境與老年人的健康長壽有著密切聯系,既有有利的一面,也有不利的一面。有利的天然之氣應當順應,自然界的不正之氣要及時回避,也就是“適寒溫,慎起居”。
清凈養神,舒暢情志 《素問•上古天真論》曰:“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?”就是說思想上要保持安閑清凈,沒有雜念,體內的真氣就能和順,精神內守而不耗散,疾病就不會發生。中醫有“七情”之說,即喜怒憂思悲驚恐。一般情況下,七情是人體對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,屬于正常的精神活動范疇,并不能致病。只有突然、強烈或長期持久的精神刺激,才能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,使臟腑功能紊亂,導致疾病的發生。尤其是保持樂觀的精神,盡量避免過度憂思悲驚恐,正所謂:“笑一笑,十年少”,但也要注意“度”的問題,過猶不及。
不同的體質和性格類型,存在著臟腑氣血陰陽活動的個體差異,其情志活動也有不同特點,調情志要根據個性特點,采用不同的措施。老年人臟腑痿瘁,精神耗短,“性氣不定,止如小兒”。在家庭關系中,晚輩要做到充分理解他們,盡量投其所好,避其所厭,使之精神愉快,心情舒暢。
飲食有節,戒除偏嗜 《素問•上古天真論》曰:“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?”就是說思想上要保持安閑清凈,沒有雜念,體內的真氣就能和順,精神內守而不耗散,疾病就不會發生。中醫有“七情”之說,即喜怒憂思悲驚恐。一般情況下,七情是人體對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,屬于正常的精神活動范疇,并不能致病。只有突然、強烈或長期持久的精神刺激,才能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,使臟腑功能紊亂,導致疾病的發生。尤其是保持樂觀的精神,盡量避免過度憂思悲驚恐,正所謂:“笑一笑,十年少”,但也要注意“度”的問題,過猶不及。
不同的體質和性格類型,存在著臟腑氣血陰陽活動的個體差異,其情志活動也有不同特點,調情志要根據個性特點,采用不同的措施。老年人臟腑痿瘁,精神耗短,“性氣不定,止如小兒”。在家庭關系中,晚輩要做到充分理解他們,盡量投其所好,避其所厭,使之精神愉快,心情舒暢。
起居有常,勞逸有度 老年人的起居作息,必須有規律。“起居無常”往往會“半百而衰”。根據晝夜季節的變化,制定與之相應的作息制定,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。適當的勞動和體育鍛煉有助于氣血流通,增加體力。范曄《后漢書》載華佗主張:“人體欲得勞動,但不當使極耳,動搖則谷氣得消,血脈流通,病不得生,譬猶戶樞,終不朽也”。華佗所創的“五禽戲”,對防病很有益,可見老年人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,練習一些適當的功法對身體很有好處。同時,老年人必須勞逸結合,勞逸適度。
未病先防,藥餌抗老 《素問•四氣調神大論》曰:“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,„„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掘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”。這種“未雨綢繆”,“防重于治”的精神,很有現實意義。老年人體質虛弱,臟腑痿瘁,適當地服用一些補益藥物,確實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抗老強身的作用。在具體應用時,必須辨清五臟陰陽氣血虛損的具體情況而有針對性的進補。辨虛論補,有的放矢,才能補之有效,補而不過,避免出現“虛不受補”、“過補上火”等不利現象。雖然,目前社會中補藥、保健品林林總總,不可勝數,而且確有許多老年人同時服用多種補益藥物,但我們仍然主張不能過分迷信和依賴藥物,能用食補的盡量不用藥補。同時,修身養性也是非常重要的,孫思邈指出:“雖常服藥餌,而不知養性之術,亦難長生也”。所以“法于陰陽,和于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老”,才能“度百歲乃去”。
老年人常用的養生保健知識 人到老年,機體的器官組織形態和功能都發生了退行性變化,臟腑氣血生理機能自然衰退,陰陽失衡;同時社會角色和地位的改變,帶來心理上的變化,易產生孤獨寂寞、憂郁多疑、煩躁易怒、失落等心理狀態。老年人的養生保健從心理調攝、飲食調養、起居調攝、運動保健等多方面進行。應遵循順其自然,順應四時,強調天人合一的原則。
運動保健 老年人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暢通氣血,強健脾胃,增強體質,延緩衰老,并可調節情志,對消除孤獨垂暮、憂郁多疑、煩躁易怒等情緒有積極作用。老年人運動鍛煉要遵循因人制宜、適時適量、循序漸進、持之以恒的原則,運動中應注意防止受涼感冒,避免運動損傷,防止運動過度。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有太極拳、八段錦、慢跑、散步、游泳、乒乓球等,也可選擇中醫“叩齒”,“導引”,“咽津”等養生方法。但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可暫時停止運動,不要勉強。一般來說,鍛煉3個月后,應進行自我健康小結,總結睡眠、二便、食欲、心率、心律是否正常,適時調整。一旦發現異常情況,應及時就診,采取措施。